今年北影节的出票冠军已经出来了,就是《爱在黎明破晓前》,而亚军,是《爱在日落黄昏时》,这个爱情电影系列,为什么这么经久不衰?
Philia
1995年的《爱在黎明破晓前》,各自旅行的杰西和席琳彼此邂逅,一见如故,一起过了大半天,日出之后相互告别。
在九年后的《爱在日落黄昏前》中,杰西成了小说家,写下当年的偶遇故事,结果真与席琳重逢,于是在余晖中选择追求席琳。
又九年后的《爱在午夜降临前》,两人已育有双女,感情与家庭的经营成了日常的课题。
花上十八年、三部长片的体量去诉说这样一个偶遇-重逢-相守的故事,对于一部爱情片而言是相当不寻常的。一方面它琐碎、微不足道,但它所蕴含的真实时间流逝感,是可以和《美国往事》或《灿烂人生》那样波澜壮阔、跌宕起伏的电影去媲美的。
《爱在午夜降临前》
「爱在三部曲」并非什么爱情史诗,它不同于《泰坦尼克号》《廊桥遗梦》或《剪刀手爱德华》这些讲述因阶级/道德/种族障碍而产生的悲壮爱情。
它蕴含的戏剧冲突少之又少,两人之间只是不断地闲聊,并拌嘴。
《爱在午夜降临前》
如同席琳在第二部中所说:「年轻时总以为能遇上许许多多的人。尔后你就明白,所谓机缘,其实也不过那么几次。」这一份机缘也确实值得诉说,值得像第一部中的诗人那样为之写诗吟哦。
页码: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