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 综合资讯_热点资讯—爱榴莲

追光近年票房最失败动画……《聊斋:兰若寺》败在拼盘太杂,还是讲故事不行?

2025-07-22
     


尽管一口气讲了六个聊斋故事,量大管饱,尽管视效华丽也更胜过往,但《聊斋·兰若寺》,似乎还是要成为追光动画跻身主流视野以来,市场表现最失败的一部作品了。

于7月12日(上周六)公映的本片,首周公映两天仅收4100万左右,远逊于去年《白蛇:浮生》逾1.3亿、前年《长安三万里》近1.8亿的首周末公映票房,猫眼和灯塔专业版给出的最终票房预测,仅为2.59亿和2.67亿。
尽管暑期档竞争暂时还不那么激烈,影片后续的票房走势有超预期的空间,但《聊斋:兰若寺》跌破追光动画长片自《白蛇:缘起》(2019)来铁打的“4亿底盘”,基本已成定局。
许多人将这次《聊斋:兰若寺》的失败,归结于追光传统的“剧本老大难”问题,这当然有一定道理。目前本作豆瓣评分为6.7,在追光十部长片中仅高于其“成名”前的《猫与桃花源》(2018)。既然影片的动画技术和视觉效果是毋庸置疑的强项,问题自然“又”是出在剧本上。
但是,《聊斋:兰若寺》的剧本问题,和追光以前“讲不好一个完整故事”的剧本问题,其实还不太一样。

木桶效应,观众习惯看短板
《聊斋:兰若寺》的剧作模式是“1+5”:主线是《井下故事》,蒲松龄被龟和蛤蟆二精胁迫主持“讲故事大赛”,由此展开五个相互独立,但都与“情”相关的聊斋故事(《崂山道士》《莲花公主》《聂小倩》《画皮》《鲁公女》)。
这是典型的拼盘/集锦/篇章式电影形式。在这种形式下,《聊斋:兰若寺》的共六个故事中,平心而论,是有好故事的。但由于“木桶效应”这一多数观众心里的习惯性标准,某些平庸老套的故事的存在,使得影片整体很难收获全盘赞美。

《崂山道士》是院线少见的毛毡动画,用稚拙可爱的画风,讲述了一个“不要浮躁虚荣”的道德劝谕故事。同时,这种形式的制作极其耗费人力物力,也充分展现了追光的技术水准。
但对于某些观众来说,这个曾经被上美影以木偶动画形式演绎过、又曾见诸义务教育语文课本的故事,还是有些不够新鲜,对“悍妻”一角的呈现,放在这个时代也不讨喜——至少,《崂山道士》的故事不会是整部电影的加分项。
《莲花公主》将原作中的书生窦旭和莲花公主都从青年改为幼童年纪,走的是童真童趣的路线。这段用主流3D画风结合水彩式的晕染手法,表现民族美学色彩浓厚的场景和精怪造型,缤纷绚烂,在视觉美感上无可挑剔。

最新文章

《哈哈农夫》邓超深入乡村,“质朴农夫”解锁综艺新体验

综艺

 

阅读16036

《全员加速中》邓超化身“加速勇士”,惊险综艺

综艺

 

阅读12699

《哈哈哈哈哈》邓超踏上“囧途”,解锁综艺新境界

综艺

 

阅读19287

《奔跑吧》邓超“超能队长”,燃爆综艺欢乐江湖

综艺

 

阅读18652

在娱乐圈的璀璨星空中,总有一些星星以独特的光芒照亮过我们的记忆,即便他们离去,那份光辉依旧长存。

明星

 

阅读11706

2024 iliulians.cn 冀ICP备20014711号-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