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8月13日,两会期间,甄子丹与靳东在接受采访时,被问及演员王大陆涉嫌教唆暴力、逃避兵役等劣迹事件。甄子丹直言:“打人犯法了,犯法肯定要处理。”这段回应被网友剪辑成“教科书级表态”广泛传播,其背后折射出公众对艺人道德约束的强烈期待。
行业乱象:从个案到系统性危机
王大陆事件并非孤立案例。据中国演出行业协会统计,2020年至2025年,共有127名艺人因违法失德被行业封杀,涉及偷税漏税、性侵、贩毒等罪名。更严峻的是,部分经纪公司形成“劣迹艺人复出产业链”:通过海外社交媒体发文、参与公益活动洗白,甚至利用AI换脸技术让劣迹艺人“重生”。这种操作严重侵蚀行业公信力,导致观众对国产影视剧的信任度降至历史低点。
甄子丹的回应之所以引发共鸣,在于他打破了“沉默螺旋”。在王大陆事件初期,多数艺人选择回避,担心引火烧身。而甄子丹以全国政协委员身份主动发声,将私人事件提升为行业议题。他在采访中进一步指出:“演员享受社会红利,就必须承担更高责任。”这种观点与2025年新修订的《电影产业促进法》中“艺人德艺双馨条款”形成呼应,为法律落地提供舆论支持。
自律机制:从行政干预到市场选择
面对危机,行业开始探索自我救赎之路。2025年6月,浙江横店影视产业协会发布《艺人道德行为规范》,建立“黑名单共享系统”,劣迹艺人信息将同步至所有签约剧组。更值得关注的是市场端的自发反应:优酷、腾讯视频等平台宣布,将艺人道德评分纳入剧集采购评估体系,评分低于60分的作品减收30%版权费。这种“用脚投票”机制,迫使经纪公司加强艺人管理。
甄子丹本人也在身体力行推动行业变革。他创立的“子丹影业”设立道德审查委员会,对签约艺人进行背景调查,并要求每年提交无犯罪记录证明。这种“严进严出”的模式虽增加运营成本,但出品作品如《叶问5》的观众满意度达92%,证明道德约束与商业成功并非对立。